文博类展馆如何选择好探测器
作者:北京亿杰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添加时间:2017-08-16 17:06:12
市场上的探测器在原理和结构上千差万别,品牌良秀不齐。如何根据具体的防范目的、防范对象以及防范环境合理地选用传感器,是在进行某个对象的防范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传感器确定之后,与之相配套的防范方法和防范设备也就可以确定了。防范结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探测器的选用是否合理。因此如何根据受保护对象和风险等级要求与周边的环境因素,正确地选用好探测器是本文的重点。
一、被动红外探测器在使用中的问题
通用型报警探测器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也是作为博物馆室内空间防范器材的代表,而被动红外探测器更是其中的主力。中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的气候是影响报警探测器使用的重要因素,如:在南方某个博物馆选择产品时就强调探测器要耐高温;而北方尤其是东北、西北的用户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则强调要耐低温且透镜防风沙。因为根据传统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电路设计原理,在外界环境温度超过28℃时,有近70%的探测器是处在失灵状态,也就是说博物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停电、空调出问题),盗贼就可以如入无人之境;由于电子元件的质量(主要指电解电容)使一般被动红外探测器在北方冬天零下几十摄氏度的温度下停止工作;而北方干燥的天气以及风沙大的环境,对探测器的防风沙设计以及降低误报率的要求也非常高。
结合上面的这些问题,制造商在设计产品方案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选择抗高温、耐低温被动红外探测器。国内传统被动红外探测器在-5℃~10℃就难堪此大任,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为满足北方地区用户对耐低温探测器的要求,选用从俄罗斯进口的探测器是个不错的选择。俄罗斯军工技术的探测器,其保守*低工作温度也在-30℃,因此非常适合北方客户的使用(CIR-75、SIR-12、GB-306、GBIR-1210)。现在东北的一些博物馆在安防设计中指定要俄罗斯产的耐低温探测器。
对于南方的高温环境,传统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电路设计原理很难达到要求,而深圳青嵘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美国**技术研发出来的耐高温被动红外探测器(SP-215、SP315、SP-1015、SX-815、DF-2015),具有极高的信噪比,其输出信号却可以达到传统电路探测器的10~100倍,经测试在河南的某博物馆,该探测器在37℃仍然能正常工作,其误报率远远低于传统的探测器。传感器采用恒压源技术,针对环境温度升高的零漂现象取消传统的门限技术而采用绝对值处理方式,解决了他们夏天因高温而产生漏报的难题。探测器经常因为电磁波干扰而引起误报,该系列探测器电路中无电解电容和运算放大器,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波干扰。
该系统探测器还可以用于西北风沙大的环境下,防风沙、防小虫、防灰尘。另外,在传感器周围还有白光吸收绵,有效防止太阳直射引起的误报。由于有的文博安防工程还要求产品外形以不破坏博物馆或古迹的风格为前提,而此系列产品外形酷似古代的官帽,并能定制适合建筑风格颜色的外壳,因此非常适于在文博单位使用。
二、周界探测器在使用中的问题
周界产品主要是应用于室外,由于室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多,因此要求周界产品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下面介绍两种野外文博安防的例子:
有一种情况是文物正在发掘,还没进入到博物馆里。文物的发掘是细致的工作,而且周期长,因此必须防止这种情况下的文物流失。怎么样才能在野外有效地防止盗贼或者无心者的误入呢?人防、物防、技防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摄像机虽然可以对现场做监控,但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仅摄像机或一般的人防显然不够,如:值班人员离开一会儿或睡着了;摄像机有死角等。
此外,由于对射距离一般比较长,在某些特殊环境如:短距离拐角、地凹凸不平等,都限制了对射的使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可以用一个意大利产的室内、外均可用的双鉴自保幕帘探测器(CT-
1),它的*大探测距离为15米,既可以在关键的位置弥补对射的缺口,又可以防止内盗(具有自保功能,可以防止喷胶水、贴纸),这样一来,可以使发掘现场形成一个真正的无缝幕墙,确保发掘现场的安全。
除了野外发掘现场的周界防护以外,下面我们再谈一下博物馆的周界安防问题:博物馆周边的防护包括对门、窗户等的防护,这些地方属于文博监视防范区域,这些地方的安防除了监控系统外,其主力就是对射了。由于用于室外,因此对对射探测器的性能要求很高,室外对射一般有微波、主动红外、微波+主动红外、激光等几种。主动红外对太阳光、树叶、小动物(鸟)等因素的抗干扰能力差;而恶劣天气环境可能造成主动红外的缩距以致漏报。单微波则可能因为周围的强电磁场、夜晚的路灯、以及周围环境造成折射等因素而引起误报。激光对射是新推出的产品,相对于单主动红外有一定的优势,但室外使用时小动物等引起的误报率非常高。微波+主动红外的对射探测器(IME系列对射探测器)可以综合微波和主动红外的优点,对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再配合监控系统使用,是博物馆周界防范绝配。